政策風暴下,留學生成澳洲大學「絆腳石」?裁員潮背後的隱憂
裁員潮背後的隱憂與高等教育面臨的深層危機
曾經對國際學生敞開懷抱的澳洲大學,如今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。由於學生需求下降和移民政策調整,四分之一的澳洲大學被迫展開大規模成本削減,裁員、砍課、縮減預算,一場圍繞高等教育的危機正在席捲而來,而留學生群體,無疑成為這場風暴的核心。
《澳洲金融評論》分析顯示,九所大學的重組措施將合計削減約 6.5 億澳元的預算,至少 2200 個崗位將被裁撤。這不禁讓人回想起疫情期間,澳洲大學曾裁撤 17,300 個崗位,如今的危機無疑是雪上加霜。
留學生減少成導火線,政策轉向影響深遠
本土學生入學人數下降,主要是因為就業市場向好,以及生活成本上漲,許多成年學生選擇暫緩學業。但對澳洲大學衝擊更大的,是國際學生數量的驟減。聯邦政府的移民政策改革開始顯現威力,截至 2 月的一年內,簽證申請量從之前的 38 萬降至 26.14 萬。
西悉尼大學為應對 2026 年預計 7900 萬澳元的赤字,計劃裁減 300 – 400 個職位。校長 George Williams 將原因歸咎於學生需求放緩、競爭加劇以及國際學生數量下降。悉尼科技大學也宣布削減 1 億澳元開支和 400 個職位。而在其他大學,如南昆士蘭大學、詹姆斯庫克大學等,裁減措施也在陸續展開。
政策收緊與誤判:留學生成代罪羔羊?
然而,這些裁員決定引發了廣泛爭議。全國高等教育工會認為,部分大學並未面臨真正的財政危機,裁員舉措更多是「反應過度」。莫納什大學高等教育政策專家 Andrew Norton 指出,大學確實受到外部因素衝擊,但也存在對移民政策反應過度的情況。
目前,澳政府對國際學生名額設置上限,當一所大學的國際學生數量達到其擬定上限的 80% 時,部長可下令放慢簽證處理速度。反對黨聯盟的提案更為嚴苛,計劃將新生名額削減至 24 萬,並大幅提高申請費。這些政策無疑讓留學生赴澳求學的難度大增。
高昂學費與債務壓力,加重國際學生負擔
此外,莫里森政府時期的「職業準備畢業生」政策,在未能有效引導學生選擇專業的同時,還加重了學生債務負擔。學生需要為學位支付高達 1.7 萬澳元,比 2021 年增加了不少,而政府的補貼卻只有 1200 澳元。
澳洲大學如今的困境,折射出政策調整、市場變化與高等教育機構運營之間的深刻矛盾。對於留學生來說,這意味著未來赴澳求學的路可能更加坎坷。大學裁員和預算削減,可能導致教學質量下降、課程選擇減少;而移民政策的收緊,則讓獲得簽證變得更加困難。
前路未明,學生與大學何去何從?
面對這樣的局面,無論是有意赴澳留學的學生,還是已經在澳洲求學的國際學生,都需要密切關注政策動向和大學的變化。而澳洲政府和大學,也需要在保障教育質量、維護師生權益的同時,尋找應對財政壓力的解決之道。否則,這場危機不僅會影響澳洲高等教育的未來,也會讓無數留學生的求學夢想蒙塵。
有意赴澳升學的學生及家長,宜及早規劃升學路向,緊貼政策動向,審慎選擇課程及院校。如欲了解更多最新留學資訊,請隨時聯繫我們 Riverwood Migration,我哋樂意為你提供專業建議與一對一諮詢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