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學生不是通脹元兇?RBA 最新報告為留學生正名!
2025年7月,澳洲儲備銀行(RBA)在最新的《季度公報》中,專文分析了國際學生與澳洲經濟之間的關係,針對坊間將租金飆升與高通脹歸咎於留學生的言論,做出明確回應。
關鍵結論:留學生「貢獻大」,但不是通脹主因
儘管疫情後國際學生人數大幅反彈,RBA 明確指出:
「國際學生的快速增長對消費和短期通脹有一定影響,但並非主要驅動力。」
根據模型估算,即使有10萬新增留學生,大概只會拉動租金上升 0.5% 左右。事實上,租金在邊境重開之前就已經明顯上升,顯示主因並非國際學生。
留學生:淨海外移民主力軍、經濟支柱
- 2022–2023年間,國際學生占全國淨海外移民人數的一半。
- 教育出口已成為澳洲第四大出口產業,2023–24年總額約達 500億澳元。
- 留學生消費力強,平均每週支出為本地居民兩倍,其中 40% 用於學費,其餘包括住宿、交通、食物與日用品。
房市與租金:集中於學區,但影響有限
RBA 指出,留學生對住房的影響具體表現為:
- 多集中於大學周邊區域(例如 inner-city)
- 約 50% 留學生透過私租市場解決住宿,而非宿舍或 homestay
- 在住房供應有限的情況下,需求上升可能短期推高租金,但整體幅度不大
未來幾年將持續有專門針對留學生建設的住宿設施開發,顯示這是更具「供應對應」空間的市場。
勞動市場:不可忽視的彈性人力資源
- 留學生是持工作權的第二大臨簽群體(僅次於紐西蘭人)
- 疫後打工時數上限由每兩週 40 小時調高至 48 小時
- 雖然2025年後政府收緊簽證審批,但仍有不少留學生在畢業前後填補本地人力缺口,尤其是服務、零售、醫療照護等行業
總體通脹:留學生消費模式有「前高後平」
RBA 認為,留學生初抵澳洲時消費力強(如租屋、家具、交通等),可能造成短期需求擠壓,但此模式在數月後趨於穩定,不構成持續通脹壓力。
「與同等人口增長相比,留學生更可能引導供需匹配的中長期成長。」
禾木觀點:留學規劃不應受錯誤輿論影響
這份報告提供了三項啟示,對準備赴澳留學或已在澳洲求學的家庭尤其重要:
- 國際學生政策與移民政策脫鉤並不完全
留學仍是政策扶持重點,請勿因輿論焦慮錯失申請良機
- 住房與就業需提早規劃
精準選校選區有助掌握偏遠加分與居留年限
- 留學貢獻明確、風險有限
澳洲政府並未將留學生視為通脹主因,反而將其視為經濟復甦與人口紅利的重要力量
如果您對澳洲签证的申請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專業協助,請隨時聯繫我們 Riverwood Migration(Email: [email protected])。我們專注於提供透明、專業的移民服務,幫助您順利獲得簽證,實現移居澳洲的目標。